井下导线测量的外业,与地面导线基本相同,但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,也使井下 导线测量外业具有一些特点,如导线不是一次全面布设,而是随巷道掘进面不断延长,每次延长之前都要对上次测设的最后一个导线角度进行检查;井下导线点多设于顶板,仪器要在点下对中;井下黑暗,仪器及觇标均需照明;井下巷道狭窄,运输繁忙,观测条件不利等。下面,针对井下特点对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步骤加以说明。
一、选点和埋点
选择导线点的位置时,应当全面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(1)相邻导线点之间通视良好,并应尽可能使点间距离大些,在巷道的连接处和交叉口处,应当埋设导线点。
(2)为了避免运输干扰,应尽量将点设在远离运输轨道的一侧。
(3)导线点应当选在巷道稳定、安全、便于安置仪器进行观测的地方,避开淋水、片帮落石和其他不安全因素。
选点工作通常由3人完成,在保证相邻点通视的条件下,同时选出后视、中间测站和前视 3个点,井将后视点及中间点固定,而前视点需待3人继续往前选点时再最后确定。
导线点的构造与埋设方法可参见上图。永久点至少应当在观测前一昼夜埋设好,待混凝土将点芯铁固牢后再开始观测。选点和埋点完成后,要绘制永久点位置的详细草图 和点之记,附于永久导线点坐标成果表(台账)上,成另行装订成专册。
二 、工作组织
井下光电测距导线测角及量距一般需要4人,其中1人主测,1人记录,另2人立棱镜和照明前后视觇标。在下井之前明确分工, 一到井下工作地点便各司其职,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。
当用钢尺量边时,记录员要帮助主测安置经纬仪,后测手和前测手分别在后视点和前视点挂垂球线,丈量觇标高,井照明垂球线供主测瞄准。
全部测角、测边结束后检查无误,所有觇标高、仪器高和巷道上、下、左、右(碎部)均测记完毕后,再搬到下一 个测站继续观测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